六堡茶为什么这么火了,原来是因为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六堡茶为什么这么火了,原来是因为

央视1套在播电视剧《香山叶正红》,

让广西六堡茶这个历史名茶,

一下子火了起来。

播出当晚,

广西茶圈就热闹起来了,

有茶友戏称六堡茶专治各种“不服”。

水土不服喝六堡茶由来已久

其实,六堡茶过去能够大量出口马来西亚,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,也正是因为六堡茶可消暑热、祛湿气,缓解水土不服,因此广泛受到当年“下南洋”打工的矿工们的欢迎。

▲六堡茶作为“保命茶”在南洋矿区流行。图源于六堡茶微刊

在位于六堡镇的六堡茶博物馆,就有一张老照片显示,17世纪开始,晚清时期,无数福建和两广的华人,为谋生远赴遥远的东南亚,史称“下南洋”。六堡茶因可长期存放,并有消暑热、祛湿气的作用,成为在高温湿热环境下工作的华工们日常饮品首选。

▲清末年间,木船在西江上运输茶叶等货物,船舱里的竹箩和麻包箱清晰可见。图源于网友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

台湾著名茶人罗英银曾这样描述:“在矿区泡六堡茶很简易,煮一锅水待水滚后丢下六堡茶焖一下便可舀取,矿工排队一人一壶茶,左手提粥,右手提茶进矿山。六堡茶不仅是慰藉大陆人(特别是两广人)的思乡之苦,也是矿工们重要的保命良液。”

竹箩紧压茶是六堡茶特有经典款

▲图为现存马来西亚的中茶牌“黑字”竹心篓装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

从以上这些珍贵老照片中不难发现,早期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的六堡茶均是竹箩包装,外面再裹一层草席和麻袋,打上编号,销往海外。竹箩装的紧压茶就成了海外顾客对六堡茶的最初印象。

如果说,饼茶作为云南普洱茶的经典形态;砖茶作为四川藏茶、湖北青砖茶的经典形态,那竹箩紧压茶也成为六堡茶最经典且特有的形态。

▲图为存放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茶窖中的大箩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

又因为长期以来,都是50千克为一箩是标准包装,后来又出现了重量相对更小的40千克/箩、30千克/箩、25千克/箩装不等,50千克/箩装的六堡茶,在行业内有了专属名称——“大萝茶”。

▲图为存放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茶仓中的大箩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

竹箩紧压有助六堡茶提升品质

为什么竹箩装会是六堡茶常见的包装呢?它对六堡茶品质起什么样的作用?如果你是初接触六堡茶的“小白”,那可要认真看下去了。

便于运输

六堡茶过去从梧州运往港澳、东南亚地区,主要走茶船古道。考虑到要在水上长途运输,就要找到一种节省运输成本,同时又不破坏茶叶的包装方式。

竹箩、竹筐当时在六堡镇广泛使用,茶商们也就地取材,将六堡茶炊蒸变软后压入箩(简称炊蒸压箩),制成几十千克的“大箩茶”。

▲20世纪70年代,茶厂员工正在搬运“中茶牌”六堡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

这样同等的运输空间里,就可以装载更多的六堡茶,既节省了运输成本,又保证了茶叶的完整度。从此,“大箩茶”便成为了当时六堡茶的主流。

便于分装

在《中茶窖藏六堡茶图谱》一书里,可以看到介绍,1962年以前出口的六堡茶,一般通过香港、澳门等地区转销东南亚。

六堡茶运抵香港后,首先销售给当地茶商。茶商们会将一部分大箩茶拆分再包装,进行散卖销售。另外一部分则用于再出口,但也会经过重新处理,重新分装成小包装或重新打上各自的商号的名称商标,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地区。

▲图为现存马来西亚的中茶牌“青字”竹心篓装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

如今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马拉西亚经销商广汇丰茶行、联隆泰茶行中,依然可见摆着许多大箩装的六堡茶。

这些六堡茶既有近几年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的新出品,也有20世纪留存下来的。看着这些六堡茶,犹如一卷大箩茶出口史,令人感慨。

便于转化

在六堡茶的加工制作工艺中,有“炊蒸压箩” 这一道关键工序。就是把茶叶蒸软,压紧到竹箩里。如此一番强操作,汤色变红,口感醇和,市场反响良好。

▲机器把蒸过的茶叶紧压入箩。

这是因为不仅茶叶温湿度发生变化,促进内含物质的转化。而且紧压后,茶叶抱团紧致,长期的陈化微环境更优质。

▲图为存放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茶窖中的大箩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

再加上竹箩包装相对纸箱、铁罐透气性更好,通风透气,茶叶同时能适度接触到空气,也是有利于内含物质转化的。

竹箩紧压茶的标杆——中茶六堡茶的“三剑客”

老茶友们都知道,喝茶要喝标杆茶,这样才有利于对这一茶类形成正确的认知,不容易被带偏。

那六堡茶的竹箩紧压茶中究竟有哪些标杆茶,在历史中经受住了时间的沉淀,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呢?

当前茶界热议的中茶六堡茶竹箩紧压茶代表“三剑客”——“02201”、“712138”、“80304”,三款分别是老、中、青时期竹箩紧压茶的代表作,就值得大家关注,如有机会品鉴、收藏,不可错过哦。

老当益壮——中茶“02201”

在刚结束的第二届中茶六堡茶斗茶大赛(2021)上,这款“02201”获得了本届唯一的老茶组七星茶王称号。

经典大箩茶,50千克/箩,2000年出厂,至今已经陈化超过20年。据当时参加斗茶大赛监督监察组的专家评委评价,这款老茶有明显的陈香、药香,高扬而持久,最为特别的是饮茶后体感明显。

从第一泡茶入口,就似一股暖流,缓缓入胃,由此散发至背部、额头及全身,微微发汗直至大汗淋漓,同时伴随着打嗝等生理反应。这样的体感让人十分舒适,且从头一道到十几泡后的尾水都能保持,很是不易。由此可见这款老茶内含物质强劲,转化优秀。

记者在这款茶的藏家处——南宁陈韵茶行也见到并体验了这款经典茶王的魅力。

干茶匀整粗壮,相对较长,可见锋苗。冲泡后茶汤纯正干净无杂味,老茶特有的药香缓缓扬出,入口顺滑,两泡之后就开始发热、出汗,通体舒泰。

而且汤色始终保持红亮透彻,十分稳定,可见制作时的工艺控制到位,充分展示了有药用价值的茶的本性。

二十泡以后,依然回甘突出,叶底乌润油亮,有弹性。现场共同品饮的老茶友都感叹,三年前喝过一泡这款“02201”就印象深刻,因为很多老茶虽然口感好,但体感上明显不如它,如今再喝,依然如此,果然“老当益壮”。

此茶藏家,南宁陈韵茶行老板梁展明先生也说,每次他长途驾车出差回来必先来一泡浓浓的“02201”恢复精气神,喝完茶,发了汗,祛了湿,什么疲惫都不见了。

正值壮年——中茶“712138”

中期茶一般是指出厂在8-15年时间的茶,也是当前六堡茶市场上活跃的主力茶。这款中茶“712138”2007年生产,至今14年左右,共有50千克/箩、40千克/箩、30千克/箩三种规格,它自从入市就一直头戴明星光环,倍受瞩目。

在2011年度的广西春茶节上,就拿到了黑茶类金奖;接着又在第一届中茶六堡茶斗茶大赛(2019)获得了准老茶组的唯一金奖,由此进一步确立了它的中期茶茶王地位,市场价也节节攀高。

据该茶藏家,中茶六堡茶南宁五象新区店总经理林奕腾介绍,这款茶他从几万元一箩开始入手,后来价格上涨到20多万/箩,今年他刚收到一箩50千克装,已经88万,真是价格赶上了“火箭速度”。

为什么价格如此水涨船高?一级原料,滋味醇厚爽滑,集六堡茶的“红、浓、陈、醇”四绝于一身,是中茶六堡茶十几年来综合品质极高的一款竹箩紧压茶,更有资深茶友认为,这款“712138”是最有可能追上并超越经典茶王“92101”的中期茶王。

记者品饮时也发现,此茶深红透亮,陈香浓郁带槟榔香,入口交替层叠,层次时分丰富。

十分耐泡,二十多道依然滋味浓厚甘醇,回甘浓烈,余韵徐徐,充盈口中,曼妙无比。

渐露锋芒——中茶“80304”

成就一款优质六堡茶的三大要素:原料是基础,工艺是关键,存储是保证。

六堡茶中的新生代茶往往是指5年左右茶。相对老茶已显王者风范,中期茶风头正足,判断新生代茶未来走向,专业人士往往考究以上三大要素。

中茶“80304”2019年出厂,10千克/箩,用的是高山春茶特级原料精制而成,条索紧细,芽毫显露,内含物质十分丰富。

茶叶中一直都有“明前茶,贵如金”的说法,由此可见此款茶的选料讲究,为后期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在中茶“80304”藏家,中茶六堡茶南宁江南万达专卖店,笔者也与众茶友品鉴了该茶。

茶汤开泡,从淡淡烟香沁心入脾,到茶至三道,槟榔香初显,松烟香渐现;之后,槟榔香高爽,松烟香浓郁,六堡茶特有的两种香气始终如影随形,纯正纯净,水路绵长细腻。这都体现了这款茶发酵工艺细节把控到位,又经过了“一茶多藏”的窖藏工艺,所以才能短短两三年陈化,就已表现突出。

优秀的品质不会被埋没,这款“80304”在第二届中茶六堡茶斗茶大赛(2021)中,夺得了“新生代组七星茶王”称号,开始渐露锋芒。目前在市场上,已被不少眼尖的藏家盯上,价格也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劲头。

但相信,好原料、工艺佳、后期转化空间越大,未来更可期。

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钟丽娅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